作者:蔡克信 图:陈玲兰 阅读数:2168 发布日期:2022-04-20
竹北家访在晚餐后来到彭先生的Elac Air-x 409有源式音箱加上SVS SB-4000超低音系统,这个密闭专属聆听室搭配韩国Cocktail X40音控CD合并机,PS Audio power plant 10。
照例以18掌检视,稍左偏,音场高度尚可,但60Hz以下急速消失,30以下又明显突出,彭先生为此在音箱底下的反射孔塞吸音材质也垫木块地毯,我说这个解决不了问题,仍然是摆位尚未到位的原因,首先除去添加,复元音箱原始状况。仍然由侯老师示范。先关闭超低音,将音箱后退求取极低音域的回复同时矫正中位,大提琴平顺到60以下,但右侧第8轨低音提琴的下降音符第三声过多,第四声过少,侯老师采右音箱toe out二公分有所改善但仍未完全平顺,我说右音箱那些微但可感的过多50至60间低频,必须微动音箱才能消除,此时可以将两侧音箱拉近0.5公分再拉前0.5公分,这是不改变整体音量但可抚平某些频率的方式。如此主音箱平顺完成。接着侯老师继续以15拳调整超低音的衔接,因器材位置,超低音的所在相位设近-180,音量开最小,分频定在30,以第6轨作参考,因低音提琴独奏曲必须高中低要平顺下沉,且都不偏左右才行,侯老师边听边左移前移超低音,没花多少时间即完成衔接。
我以音响论坛出版的「听空间在说话」CD2的第3、4、6曲考验,一般系统很难通过第3首低音提琴的平顺低达40Hz并保持形体不溃以及瞬间快速反应的大能量,第4首中提琴与钢琴之弦触与动态,第6首手鼓震动鼓皮的微动态与重量感,笛子的悠扬与自然空间回响,非常动听,这系统都轻易过关,聆听当中把音箱背面的高音转回正常不增量,高频延伸更自然。这些M·A的单点录音在摆位正确的系统可以听到最纯正无相位差不加料的录音!
接着以stereo sound菅野冲彦所选参考唱片第一辑音乐中的第一首威尔第〈麦克白前奏曲〉,第四首Ameling唱的〈音乐颂〉,第十六首Davidovich弹的普罗高菲夫〈罗密欧与朱丽叶〉钢琴版〈蒙他古与卡布雷〉一曲,令人忘却音箱存在,不论大编制管弦或女高音,或钢琴左手键力道与低频下沉都在空间感十足的音场中展现音乐。此中特别切换超低音的有无,在音乐性与音响性有加都呈明显正面反应!
隔天彭先生在社群分享心得:「 昨天感谢蔡老师,师母和侯老师到新竹的两场家访(幸福社员蔡孟志,彭江仁),我的系统是原本呈现的声音在60Hz以下量感会急速掉落,在30Hz附近又有共振的恼人轰声,之前无法克服Elac音箱的充沛低频能量,如脱缰野马,自行在音箱脚座底下垫羊毛地毯,下方低音出口塞泡棉,昨天在侯老师主调,蔡老师(现在应该称蔡校长了)辅导和最后确认下,把所有不属于原厂的配件全数去除,重新摆位和超低音衔接,恼人的轰声瓮声不见了,平衡的音乐表现让Elac音箱被驯服了,让听音乐到达享受和感动的境界。今天把熟悉的音乐拿出来复习,从老师的「龙源之声」开始听,充沛的低频量感多而不轰,听第一曲〈打虎上山〉,〈呼唤〉曲目的绵密高低音弦乐和定音鼓,〈鸿雁〉的音箱低吼声,都有以往不同的听觉感受,让人欲罢不能的听完整张专辑。再听Dali CD4,〈神鬼奇航〉整首曲子的超低频稳定又源源不绝的让身体和座椅都跟着音乐舒服震动着,配上宽广的音场和紧凑的节奏,一整个舒畅。整个下午把Tutti, Royal Ballet, Joan Baez的西班牙演唱会,欲罢不能的聆听欣赏。昨天老师们下午三点来到新竹,离开我家时已接近晚上十点,还要驱车回台北,真是感谢老师们的热诚和无私奉献。蔡老师希望新竹学员可以多切磋交流,如有疑难杂症,老师再找机会南下解惑。边听音乐的同时,我感恩我何其有幸,在工作和音乐欣赏的道路上,都遇见真正的强者和领导人,一位是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先生,另外一位则是蔡克信老师,谢谢他们的无私的付出和贡献。昨天侯文智老师也展现蔡老师的真传,把孟志和我家的系统整个境界提升起来,同行的学员亲身体验后,马上向侯老师登记家访,在一生的音乐欣赏道路上,做最适切完美的安排。」
侯老师也回应:「彭大哥客气了!能跟两位社员聊天 真的很开心,应该叫两位老师才对( 这个群组卧虎藏龙, 每个社员都教我不少好东西)。蔡医师真的是宝库, 昨天又听到新的东西, 即使老师的脸书已经非常详尽解说,家访临场领会的价值仍超越文字所能描述。」